贡献科技智慧 促进成果转化——杜彦良院士团队受邀莅临深圳自动化学会,与会员企业交流研讨

日期:2020-05-16 16:14

2020年5月15日,《面向人流聚集场所的多人多参量公共卫生健康监测与报警系统主题研讨会》在深圳自动化学会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杜彦良院士团队、广东院士联合会卢育辉秘书长一行及深圳自动化学会会员企业代表等共20多人,就面向人流聚集场所的多人多参量公共卫生健康监测与报警系统共同探讨交流,拟构建面向社区/小区和工作单位室外出入口、面向商厦和车站/地铁站等室内人流聚集场所的多人多参量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预警、及智能分析系统,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体系的长期治理能力奠定基础。

研讨会由深圳自动化学会主临宁会长主持,主会长提到本次研讨会重在技术交流和成果分享,未来自动化学会也会组织更多的活动,与院士团队深入接触和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圳自动化学会主临宁会长主持会议)

广东院士联合会卢育辉秘书长在发言中也表示重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发挥院士团队科研优势与企业成果转化的共同合作。

(广东院士联合会卢育辉秘书长讲话)

杜彦良院士在听取了自动化学会会员代表的简短介绍后发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杜院士首先提到,党的十九大两届政府报告非常重要地提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落脚点,是以企业为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形成主体,同时为推动主体发展,国家加强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杜院士也介绍了院士团队在轨道交通行业所取得的成果,长期从事交通工程领域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研究,提出了“监测-评估-预警-修复”一体化的状态监测与安全防控框架,开展了复杂环境下重要基础设施(大型铁路桥梁、多年冻土路 基、长大隧道及施工装备等)状态监测与安全防控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并就公共卫生长期治理,如新冠疫情防控、垃圾处理装备等,采用现代先进的传感测试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进行重要基础设施多维智能监/检测、健康状态评估与参会代表分享。

(杜彦良院士讲话)

基于以上先进技术可投射应用到背景相对简单的公共卫生基层防控领域,以此坚实的研究基础,院士团队解决公共卫生健康监测与综合分析方面的技术难题。就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通过安全、健康、环境因素的跟踪监测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方法服务于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体系的智慧感知、报警、综合评估。杜院士团队成员——深圳大学王俊芳博士做主题分享。

(王俊芳博士做主题分享)

在听取王博士分享之后,会员企业代表与院士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探讨。焦点一:红外无感监测设备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结合测得的环境参数研发自适应校准/补偿机制,解决红外测温仪的室外体温测不准问题。通过温度监测信号与视频监测信号相结合构造或挖掘出增强的特征,辅以个人信息库,提高多人戴口罩走动通过时人脸识别/身份识别的准确率。

焦点二、目前监测设备属于单参量/少参量监测,如何包含多元环境参数在内的多参量监测与综合分析,基于常态化/长期综合监测,实现包含典型环境参数的多参量(如典型易爆/有毒/有害污染物参数)综合分析和基于深度分析的新关联/模式/特征/规律识别有待进一步研发与合作。

就数据融合、智能评估的重要性,深圳市博铭维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肖芬在交流中提出,技术难点主要在于佩戴口罩的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及参比数据库的整合力度,采用最新的AI 技术检测捕捉图片中的人脸并标记出人脸坐标,支持同时识别多张人脸,并融合公安、医院、三大运营商基础数据库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对身份异常、相关过往经历异常、发热和环境参数超标等状态异常进行及时警示。其他企业代表也就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实施中的体会与参会者分享和探讨。  

(主会长与杜院士探讨交流)

(企业代表与院士团队共同研讨)

(会后大合影)


  

(部分会员代表与杜院士合影)

受时间影响,这是一场意犹未尽但非常成功的一次研讨会,企业代表与院士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感谢深圳自动化学会、广东院士联合会共同举办本次研讨会,双方均有意向将会深度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学会领导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主会长在会前、会后都与杜院士团队进行深入交流,积极推动合作,学会也将在深圳科协的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科技交流活动,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提升学会的组织力、学术力、转化力、传播力,推动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深圳及全国各地进行落地孵化。

来源:深圳自动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