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根植于人民

日期:2023-02-24 09: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做好党的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根本方法,是砥砺实干创新创造的根本遵循,对新时代科技人才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动新征程上科技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意义。

人民至上谋创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是科技创新工作体现人民性的重要要求。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当代科技人才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把论文写在报国为民的新征程上。科技发展追求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必须紧密结合并根植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科技创新形成的新概念、新构思、新理论、新方案等,应当充分体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充分彰显科技服务人类进步、增加民生福祉的崇高伦理道德和终极价值。

自信自立筑高地。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科技人才树牢创新自信的根本基础。立足创新实践,不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食洋不化、食古不化,不人云亦云、众说纷纭,才能形成独创独有的独到科学见解。要涵养战略自信、创新自信,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更加安全更加主动,凝心聚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守正创新解难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正确政治方向引领科技创新价值取向。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观约取、传创合一,才能推动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深入开掘,不断拓展科学探索与实践的广度、速度、深度、精度,形成新思路、新观点,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构建源于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尊重和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技管理规律,敢为天下先,创成天下先,营造继承创新、守正出奇的新生态。

问题导向求真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被掩盖的机遇,问题是创新的线索。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科研范式变革中的根本问题,“四个面向”中的战略问题,产学融合不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显等瓶颈问题,“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等,动真格、见真章,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要坚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正问题之本,清问题之源,探求破解之道,不断提升追求真理、止于至善的新境界。

系统观念察态势。坚持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从事观察和实验,把握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注重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事物历史沿革、变化端倪的系统洞察。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统筹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提升科技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和体系化竞争力。

胸怀天下塑文明。拓展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科技创新增进人类文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善于集聚天下英才,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致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坚持开放、信任、合作,让中国科技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向善力量的增长,成为国际科技界团结力量的增长,成为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力量的增长。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科技创新是人才密集、智力密集、风险密集的创造性活动,迫切需要科技人才强化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拓宽视野、开阔胸怀、敏锐心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才能富于创造性。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更加需要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会贯通学理、道理、哲理,以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智慧推进中国式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来源:《光明日报》